“在通往真相的路上 有许多成反比的存在
比如越快越慢、越高越低,越深越浅
也许魔在光洁的云层里
也许神在卑微的蝼蚁中
这城市的大多数
熙来攘往,狼奔豕突,一刻也不曾停歇
但最终 只是从全世界路过
而那一个慢慢的人
反而成全了与世界的一见钟情。”
许飞06年出道,至今刚好是第十个年头。十年来她一直低调不张扬。这个姑娘身上,也没有大众期待的爆点,她也乐得清闲,办一个吉他小私塾,跑一场场马拉松,唱几首小情歌。对音乐,她当然是认真的,但是也“慢”,所以,这都第十年了,她终于说要发第五张专辑。
十年有人野蛮生长 有人慢慢盘桓
许飞早在年初就定下纪念的方式:完成世界六大马拉松,交出一张满意的专辑,音乐与跑步两手抓。
她对于音乐其实算不上心无旁骛——你看她现在一讲到跑步乐得停不下来的样子。上一张专辑还是2012年,当时她还没爱上跑步,没开始跑马拉松。如今跑了十几个全马——刚刚完成的北京马拉松是她的第16个全马,这成绩在娱乐圈可谓无出其右。我们都以为她是一个“龙卷风”一样的女子,照这趋势在接下来的人生路上她势必越跑越快,越走越急。不曾想到,在新专辑的首波歌曲她便开门见山——“慢慢的我”,以近乎剖白的姿态,坦诚自己是一个“慢”的人,一个不着急的“闲散”人。
繁华的大都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的人群……都市的游荡者们,你和我,我们都在感受“快”,感受火箭升天,感受互联网思维,感受交通拥堵的急不可耐。我们害怕“慢”,害怕被赶超被轻视,害怕被人嘲讽无所事事。不过这样的“快”真的触摸到生活的本质了吗?显然没有,在都市一步一步跑下1200公里的许飞也明白这一点。“如果跑完这么多里路,扣过自己那么多次心门,仍不明白自己想要的,那又岂不是可惜?”
“三月 我在屋檐下坐着/用黑色的铅笔 给某个人写信/我要慢慢的写 一撇一捺/工整的笔画/写错了就用橡皮擦”……从三月到六月,从六月到九月,仿佛一个少年絮絮叨叨地倾诉着自己想干的“无聊”的事情。是的,入了这圈,有人抓着一切力量生长,有人却只是闲散地慢慢盘桓,那些平常少年都可经历的无聊快乐事,一样也不想错过。写词的董玉方很懂她,他解释“慢慢的我”时说:在通往真相的路上,有许多成反比的存在。比如越快越慢、越高越低,越深越浅。也许魔在光洁的云层里,也许神在卑微的蝼蚁中。”
定调深情无需咆哮 清淡也有思考
许飞其人吧,她的音乐总是淡淡的,但你以为她这个人也是心肺缺斤短两那就错了,她在音乐创作上热情又专注,又不带太多娱乐的心,明明一个少女(好吧,女青年),对于音乐却是近乎严肃的。台湾资深的音乐人陈升曾经这样评价她,“我和她做唱片,所有的素材都是她讲出来的,或者是她人物的背景,是这样开始的。所以我认为敏感的人敏感,像她这样的人创作是天成的。我们只能说从她身上再抓取更新的东西,以至于我觉得我和她共处,我觉得最大的趣味是告诉她,能做这个行业其实是有幸的,很有趣的。应该更开阔一点,更娱乐一点。”要一个老派的音乐人告诉她“姑娘,你要娱乐一点”,这……
她当然对于文艺小清新的东西驾轻就熟,但多一点的沉重的、严肃的东西,她也提得起来,她的音乐在流露出少女心性的同时,却总又一点点命运感。那首《父亲的散文诗》,她的声音里竟然也能承载这等厚重的情感和命运,听的人不觉突兀不适,是能领略到她的深情。
《慢慢的我》也是另一种深情,一种“我才不要从全世界匆匆路过”的深情。许飞知道,风驰电掣的追逐是一场自我软禁;从容悠然的散步,才有可能成全与世界的一见钟情。《慢慢的我》给这张专辑定调,她的清淡音乐里有严肃的思考,她的思考最终流淌在清淡的音乐里。她看懂真相,但不咆哮,不歇斯底里,只是慢慢的,慢慢的,唱给你知晓。
这个音乐圈子很热,许多类似音乐的东西都来得太快太迅猛了,许多类似于音乐人的人,他们都害怕被赶超被轻视,所以都恨不得找个机会,“让世界听我的”。没有人敢停下来,干些无聊的事情。“我都在嫌弃她不蹭热度,不会炒作。可她还是静静的弹着吉他,唱着不主流的调调。”许飞的歌迷这样发牢骚,然后这回《慢慢的我》发布,他们在贴吧里说,“好吧,新专辑再好听也别让我家许飞走红了,行吗?我还想让她这样,永远就这样!慢慢的慢慢的慢慢的,一直都是最好的她,一开口便足以动人,请别让灰尘沾上她的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