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隐藏]经典分享 >>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浅析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浅析
时间:2016-07-18 10:55 来源: 编辑:Biluo 点击:
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声乐网
  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西方歌剧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迄今为止仍然是歌剧史上经久不衰的演出曲目。这部歌剧改编自法国启蒙思想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是“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具有极强的政治讽刺意味,对上层阶级的荒淫无耻进行辛辣地讽刺,对下层人民的勇敢机智进行热情颂扬。歌剧的独特之处在于音乐与戏剧的高度融合,用音乐刻画了人物的不同形象,深刻表达了人物的情感。剧中的主要人物:费加罗,阿勒玛维华伯爵,苏珊娜,罗西娜分别有与他们性格相对应的音乐描述。将费加罗的勤劳、机智、勇敢,伯爵的阴沉、狡猾、丑恶和苏珊娜的善良、活泼可爱进行了深入地刻画。尤其是重唱的使用加强了音乐的戏剧性,使矛盾更为激化,舞台效果也得到渲染。这部歌剧描写的是第三等级公民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与贵族进行斗争的故事,而这放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具有深刻意义,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不满足于当时的社会现状,对低下的社会地位不满,此时的启蒙思想运动主张的“自由、平等、博爱”与资产阶级的当下要求不谋而合,受到推崇,博马舍正是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写下了《费加罗的婚礼》一剧。由于此剧强烈的政治讽刺意味遭到了禁演。此剧复杂的背景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深深吸引了莫扎特。他立即投入大量精力在此剧上,才有了现在的广受喜爱的《费加罗的婚礼》。以下笔者将对其进行音乐本体的分析和音乐社会历史的分析。
  音乐本体的分析
  这里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阐述:
  1、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莫扎特先从声部上做了安排,费加罗的勇敢和机智选用了男中音声部,伯爵的荒淫和阴沉选用的是男低音声部,苏珊娜的活泼可爱和罗西娜的高贵优雅均用了女高音声部。鲜明的个性特征从他们各自的咏叹调中有所体现。
  费加罗的咏叹调:费加罗一共有三首咏叹调,第一首是《你想要跳舞吗?我的伯爵》这是一首歌谣式的咏叹调,三部曲式,呈示部和再现部是非常规整的乐段,中部为非再现的二段曲式。呈示部和再现部使用的是四三拍子,每一小节每一拍都使用了四分音符节奏型,前面三句中每一句的结尾都有一个下行的三度音型进行,这里饱满的三度将费加罗坚定勇敢的性格展露无遗,表明了他对战胜伯爵的坚定。中部从四三拍开始,在四小节的同音反复后旋即进入快速的四二拍。表明了他对于战胜伯爵的急切和紧张。第二首咏叹调是《现在你再不要去做情郎》这首咏叹调是费加罗对凯鲁比诺的嘱咐与告诫,希望他当上军官后不要沾花惹草,要安分守己。咏叹调为C大调,回旋曲式,具有明朗乐观的音乐色彩,充满动力性,主要使用分解主和弦的音型进行,节奏性选用小附点形式,而三度音程把费加罗沉稳的性格再一次刻画出来。第三首咏叹调是《睁开你们的眼睛》,曲子表达了费加罗悲愤的情绪,对于苏珊娜不忠的怀疑以及内心的极度痛苦。开始同样是费加罗式的带有附点节奏型的三度音型。从第26小节开始音乐变得急促,复杂,使用半音进行,主要是为了表现费加罗的作为下层人民的普通特征,包括猜忌,怀恨,他大骂女人为“女巫、海妖、猫头鹰、扫帚星、迷人的狐狸、狡诈的狗熊……”
  对于歌剧主人公费加罗的形象刻画,莫扎特的三首咏叹调都是一三度音程的进行来表现,它呈现出很强的力量,体现了费加罗积极向上,充满斗志的精神。
  2、重唱对歌剧戏剧性的强化
  重唱是指在多声部的歌曲中,每一声部单独由一人(或两人)演唱的形式。因声部数量的不同可以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等。重唱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各声部共同配合,它“压缩了几个人物的宣叙调或咏叹调,直接表现戏剧冲突或人物的情感交融,它使几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共同得到展示,并相互影响,具有一定意义的交响化,它为戏剧的进行提供了速度,具有丰满的音响和缜密的织体。”《费加罗的婚礼》一剧中重唱数量和形式都极为复杂,其中二重唱8首,三重唱4首,四重唱,五重唱各两首,六重唱一首,七重唱三首。第二幕最后一首七重唱,是整部歌剧矛盾冲突的最高点,戏剧性得到最强的体现。主人公费加罗、苏珊娜、和罗西娜是一方,伯爵、巴尔托洛、玛尔切里娜和巴西里奥为对立的一方。剧情大概为玛尔切里娜要求伯爵主持公道,要求费加罗依照契约的规定要么还债要么娶她为妻。而此事正中伯爵下怀,他巴不得费加罗和苏珊娜的婚礼告吹,好获得苏珊娜的初夜权。因而他假装让各方陈述观点,其实心里早就偏向玛尔切里娜。这首七重唱选用了极具有矛盾冲突对立性的奏鸣曲式结构,将整部歌剧的戏剧性冲突提升到了最高点。在独立的基础上各个声部又构成了纵向上的和弦结构,使和声效果非常饱满,充满了对抗的力量,戏剧冲突与音乐的融合交织在一起,再加上乐队的伴奏达到了歌剧的最高潮。
  二、音乐社会历史的分析
  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他的整个西方音乐长河中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及影响。它是欧洲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也从侧面反映了莫扎特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他生活的写照。首先从其原著来看,这部由博马舍所些的戏剧虽然是以西班牙为故事背景,但它确讽刺了当时的法国封建阶层,法国国王在观看完这部戏剧之后说“戏剧上演产生的影响将会导致拆除巴士底狱”。戏剧曾遭到禁演。而莫扎特所在的国家奥地利当时正处于国王约瑟夫二世的统治之下,虽然政治比较开明,但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并且不可调和。当时的启蒙主义对资产阶级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的意识觉醒了,要求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期望社会能够达到启蒙思想家宣扬的“平等、自由”。莫扎特在当时刚刚离开萨尔斯堡脱离大主教的钳制,摆脱屈辱的生活获得了作为一个作曲家的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作为一个第三等级的公民和之前类似的生活经历,他必然会对这样一部下层人民战胜上层贵族的,充满政治讽刺意味的作品感兴趣。在这部歌剧中他发挥了自己的艺术个性,倾注了自己对歌剧这种艺术体裁的热爱,运用意大利喜歌剧的形式,并且大力发展了重唱的艺术形式,达到音乐与戏剧的高度融合,铸就了这部不朽的作品,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推荐
声乐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07876号-1